让你的手机秒变傻瓜相机,它是用生命诠释胶片味道的戏精
2024-07-06▲Gudak目前只有iOS版,但安卓版未来也会上架
取景器+闪光灯+快门键,便是整个App拍摄界面的全部。不支持前置摄像头、不支持照片导入,无法及时预览照片,滤镜是随机的,甚至要等上三天才能看到拍摄成果。
哎呦喂,这还真是个用生命诠释胶片相机的戏精 !
1.很高兴遇见你
Gudak Cam的操作十分简单,完全模仿傻瓜相机的设置,所以取景框非常小,只需对准拍摄物,轻轻按下快门即可。如果周围环境太暗,还可以开启闪光灯按钮进行拍摄。
Gudak Cam内置的模拟胶卷一次只能拍摄24张,拍完后要等3天后才能拿到下一卷用来拍摄。无法预知你拍摄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这种期待和神秘感令人充满好奇。
更有趣的是模拟胶卷冲扫过程。你拍摄的照片需要等待72小时才能看到,完成「冲洗」后按下左侧的Press键,相册会自动下载照片。
如果实在等不及想要获取照片,那么我再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一个作弊方法:在手机「设置」里将日期往后调三天,就可以即时获得照片啦!
不过,这么一来就不Cool了。设想一下,拍摄完成3天后,自己都忘了这回事,相册里突然出现24张照片是种怎样的感受吧。
就像小时侯月底突然在牛仔裤里摸到洗皱的五块钱一样令人惊喜。而整个等待成片的过程也充满仪式感——胶片的魅力,不正是在于不可预见吗?
2.复古UI,特色滤镜
Gudak Cam完全模拟了Kodak Disposable Camera胶卷相机的背面,就连实体相机后面的文字「Do not open Ne pas ouvir No abrir」也一并放上去,只留下简单且必须的拍摄功能:
一个闪光灯、一个取景器、一个快门按钮、一个计数器(确认还剩下多少张),以及一个类似暗盒的地方,查看你已经拍摄过的照片,以及下一次胶卷到来的时间。
漏光是胶卷时代的独特产物,准确来说是因为胶卷相机的暗箱密闭性差,镜头与暗箱衔接不够好从而产生漏光。Gudak Cam不仅完全还原了这一特点,并且还在App内设置了随机的漏光滤镜。
科技媒体「少数派」在介绍这款App时指出,用Guadk Cam拍出来的照片偏青色,有种「古早味」,人像与实物拍摄效果都非常棒。光线对比强烈的场景中会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梦境感,复古韵味十足,随手一拍都足够提升你朋友圈图片的逼格。
一起来看Instagram上的网友们是如何玩转这款App的吧。
3.重拾摄影乐趣
在古老的朝鲜语中,Gudak代表着 「过时」。数字化时代,当「撤销」 功能被产品和用户普遍使用,或许我们已经失去了对精彩时刻的珍视,印刷照片的「等待美学」也几乎消失无踪。
Gudak Cam开发团队希望回归一种传统,即脱离主流的先拍许多照片,再从中挑几张好看图片的做法,将传统「胶片摄影」重新带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让更多人感受摄影这一行为带来的乐趣。
▲图片来自少数派(sspai.com)
去除数码相机的即时预览功能,减少95%的传统取景器95%,只留下仅对拍照有帮助的最少功能;胶卷数量有限,为了尽可能不浪费胶卷,每一次拍摄都必须全力以赴。在人人习惯数字成像方式的今天,这种看似复古的方式是否会让用户买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
但无论如何,「抓住精彩每一刻,不论拍摄出来的东西美丑,都是值得纪念的」。柯达公司当年提倡的摄影精神,如今依然值得所有人回味与珍重。
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从Gudak Cam开始呢?让我们放下些许的躁动和不安,重新学会等待。
附网友评价
@PhiloclaireQD:丢两组对比照片,同样场景,上面是Gudak拍的,下面是佳能EOS 300胶卷相机拍的,我觉得Gudak没有输!
@林豆子Max:超喜欢这个App嘎吱嘎吱转齿轮的声音!
@Petit_filou:只要6块钱!四舍五入等于白送,买!
@Jerry:原本准备删掉这个App的,偶然打开,惊喜的发现里面保留了上次出去旅行时我都快忘掉的场景。
@GonzoJ:嗯,设置成三十天后,大概更有意思一点 !
@二喵:我要把脸贴到手机上才能从取景框里看清楚拍摄物,这设计简直反人类!
@Lindsay一lee:只支持iPhone用户?安卓系统看了想打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地球拍摄指南」。这里满满都是有趣的影像和旅行攻略,比如教你去清迈住树屋啦,告诉你69年一个美国女人独自去了敦煌啦,如果你喜欢看好看的图喜欢拍照片还喜欢出去玩,记得多多关注他们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