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历史
2024-07-06内核
编辑
除了Torvalds,还有许多知名的如阿兰考克斯Alan Cox和马塞洛托萨蒂Marcelo TosattiLinux内核维护者。
Cox维护2.2版的内核直到2003年底,同样, Tosatti维护2.4版的内核直到2006年年中,程序员Andrew Morton 带动了于2003年12月18日发布的首个稳定版本-2.6版内核的开发和维护。而旧版本也还在持续地改进中。
Linux在多方面成功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是自由软件和它的软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以及因此而带有的可维护性。虽然确实存在着漏洞,例如vmsplice() exploit,但是这些漏洞会很快被修复[來源請求]。
社区
编辑
关于Linux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社区完成的:世界各地使用Linux的程序员都把建议的改进发给维护员。很多公司还不但参与内核的开发,还参与了一些随Linux一起发布的辅助软件的编写。
Linux的版本当中,既有像Debian那样由自发组织发布的,又有像openSUSE和Fedora那样直接和一些公司相关的。为了交换意见,各个项目的成员常在各种会议交流会上会面。其中最大的交流会是在德国(目前是柏林)举行的LinuxTag。每年有大约10,000人聚集在一起讨论Linux以及与Linux相关的项目。
开源发展实验室和Linux基金会
编辑
開源碼發展實驗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创立于2000年。它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它的目标是优化Linux以应用于数据中心和运营商的领域。它是Linus Torvalds和Andrew Morton工作的赞助来源。2006年年中,Morton去了Google(Google也是使用Linux内核的);Torvalds全职为OSDL开发Linux内核。非商业性运营机制的资金主要来源于Red Hat、Novell、三菱、英特尔、IBM、戴尔和惠普等几家大公司。
2007年1月22日,OSDL和自由標準組織合并为Linux基金会,把它们的工作焦点集中在改进GNU/Linux以与Windows竞争[14]。
相关公司
编辑
虽然是开源项目,但是还是有一些公司从中获取了利益。这些公司大多也是开源发展实验室的成员。它们在Linux的改进与开发中投入了许多资源以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驱动程序捐赠的硬件,对开发Linux软件的人员现金的捐赠,以及对Linux程序员的雇用。例如IBM和HP,它们首先在它们的服务器上使用了Linux;又如Red Hat,它维护着它自己的版本。同样,Trolltech通过对Qt的开发和把它GPL许可化,以及启用一些X和KDE开发人员来支持Linux。前者更使得开发KDE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