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叛将多如牛毛,为何单单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
2024-07-06那么别人都没有被MA过三姓家奴。或者某姓家奴。为何单单吕布就获得了这个荣誉称号呢?实际上吕布名声差,还不单纯是因为改换门庭频繁。要说在同代有名有姓的军阀中改换门庭最频繁的,堪称当时“跳槽之王”的,恐怕不是吕布,而是他的“好兄弟”刘备。翻翻刘备的起家和成长的历史就知道。刘备从涿郡起兵后,没换过十个单位也换过九个。刘备年轻时跟卢植混,后来又跟公孙瓒;不久投靠青州刺史田凯(田楷);又被邀请去救徐州,最终留在了徐州取代陶谦;被吕布夺了徐州后被迫给吕布打下手,然后投靠曹操。投靠曹操后不好好跟着干,自己出走又投靠袁绍。投靠袁绍后又怕袁绍嫉妒,又南下投了刘表。在刘表处安稳了没几年;曹操大军南下,被迫再次逃窜。好歹借荆州暂时安身,等于在孙权门下暂存。后来又以雇佣军的名义,
给刘璋出力防马超张鲁;结果又一次反客为主,才最终拿下西川稳定下来。由此可见,刘备出道后,至少换过10个有名有姓的地方军阀的屋檐。当时的所谓天下英雄,刘备几乎都跟着人家混过。而且刘备也有至少2次取代主家的记录。如果换一次单位就算一次,那么刘备为何不叫“十姓家奴”呢?实际上不论是刘备活着的时代,还是刘备身后的2000年,都没人敢这样称呼刘备。因为刘备从一开始就有“帝室之胄”这个自带光环。不论真假,起码当时的人是不敢怀疑的。而且刘备生涯的中期,又有汉献帝这个正规大汉皇帝的背书,毕竟汉末也是汉,这就更厉害了。汉末三国时代的军阀和各路草头王虽然可以横行天下。但是当时的门第高低,不是有军功和地盘就能自动升级的。所有的军阀不论实际势力大小,还要看门第出身。门第出身高就等于自带外挂。刘备、袁绍、诸葛亮、司马懿,都是这种门阀制度的受益者。
而曹操甚至后来的整个曹魏政权,其实都是当时门第观念的长期受害者。曹魏家族最终被司马氏灭三族7000余人,而天下无人响应;说白了就是曹魏家族哪怕篡汉自立当了皇帝,但是仍然一直被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看不起。袁绍家四世三公,实际是四世五公,已经可以号令天下。而再多的“公”也不如汉室宗亲地位高。因此刘备投靠任何一个军阀,都不是去单纯卖身打工。而只能被当做贵客或者是合伙人好好对待。从当时最强军阀曹操、袁绍和孙权对刘备的综合态度,就完全可以看出门第出身的重要性。况且刘备除了有汉室宗亲这个最大的金字招牌外,刘备本人的名声也很好;比如早早就有天下枭雄的说法;而且刘备很会拉拢士大夫阶层甚至是普通民众。从荆州南下,有十万百姓跟着他携家带口式的大搬家就是明证。这样的人,不论走到哪里,在当时各大地方实力派都是要供起来好好养着的。因此更换再多的门庭,也和“家奴”二字无关,只能说是一代枭雄,曾经暂时不得志而已。
而吕布和刘备一对比,就知道吕布声名扫地,关键不于吕布的叛变行为太频繁,更重要的屡次叛变行为做得太下作!不但是元明时期才成书的三国演义中直指其为三姓家奴。就是在曹操吕布刘备都还活着的汉末,吕布的名声就已经彻底CHOU大街了。以至于关东军阀们没有一个敢在吕布落魄的时候公开收留他。可以说吕布在当时就已经是天下公认的衰SHENG和票房D药,谁粘上吕布谁必然倒霉!比如刚刚得到徐州的刘备遇到吕布来投,一转身就被吕布夺了徐州。袁术想拉拢吕布,结果也是快速败亡。说白了吕布原本属于丁原董卓体系的并州和凉州的入JING乱兵。和关东诸侯本就不是一个阵营。吕布被李傕郭汜驱逐出长安以后,就已经是名声很差的丧家之Q;而流窜到徐州一带之后又公然抢夺了刘备的底盘,再次击穿做人底线。
此时吕布在当时军阀界的恶劣名声已经咸鱼彻底不可翻身。因此曹操想留他也留不得。吕布的名声之差,跟不上在于多次卖主求荣,卖得毫无底线。不但2次亲手杀死曾经提拔自己的主人;还主动要求给新主人当“儿子”。每次都自动改名换姓。这是自古宗族姓氏观念极强的中原古人所最看不起的行为。古代除非皇帝赐姓后全家改姓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外,换一个主人就改一次姓氏,都是堪称奇耻大辱的。何况吕布还自己主动改了至少三次姓氏,就算他原本是不是姓吕,也是一个大问号。再加上吕布做事毫无诚信,得志就猖狂,落难就给人主动当孙子的小人嘴脸,落个“三姓家奴”的永久性定位,实属实至名归。古代有三姓家奴是吕奉先,当代的三姓家奴?大家心知肚明,已经不是单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但看其种种奇葩做派,早晚也是被推出去凌C的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