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田小娥为何屡遭骚扰?就连西方寡妇也不能幸免
2024-07-06为什么丧妻男和丧夫女差别这么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古时候有钱男人三妻四妾,哪怕死了老婆,也有其他人照顾,至于炊烟少,完全可以不是回事。穷苦人家的男人,死了老婆,也会受到周围家人、亲戚朋友的接济和照顾,只要吃苦耐劳,能养活得了家,也还是可以再次娶上老婆的。
“寡妇门前是非多”主要是古时候女子的地位都比较低下,封建礼教要求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旦失去丈夫本身就会很凄惨,封建社会比较注重寡妇的名声,婆家甚至整个社会的氛气都要求寡妇守身,什么“贞节牌坊”都是为了禁锢女人套在女人身上的道德枷锁。
而女人一旦失去了丈夫,就没有人可以庇护,保护,“狂蜂浪蝶”蜂拥而至。有一些心术不正,下流厚颜无耻之人趁机骚扰寡妇,打丧夫女的坏主意,如果一旦事发,大家都唾骂、声讨、惩罚的是女人。男的舆论压力压力相对比较小,或者没有舆论压力,甚至那些男的会非常无耻把脏水泼到寡妇的身上。
比如有些男子跟寡妇做了勾搭之事,有了鱼水之欢,在东窗事发后,却一股脑将黑锅甩给寡妇。致使寡妇往往成为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因此惹出不少事端,甚至闹出人命。你看那些古代作品以及电视剧,旧社会的寡妇出门不敢跟男子搭话,生怕让人家骂自己是娼妇或者狐狸精。
甚至连国外的影片都有涉及社会舆论压力对寡妇的重大影响。
外国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讲述西西里岛上一个美丽的女人玛莲娜,因为她的美丽、风情万种,激起了男人们的欲望,和女人们的嫉妒。
早在丈夫去战场之后,她就成了男人们想吃却吃不到嘴里的天鹅肉,成了女人们口中中伤、造谣的对象。而丈夫在战场牺牲后,她成了没有靠山的寡妇。
于是,形形色色的男人们半夜偷偷登门,企图占有她。同时,她也遭到全镇女人们越来越多的唾弃、攻击。直到,整个小镇与她为敌。
好在,战争结束后,玛莲娜的丈夫并没有死,只是失去一条胳膊,从战场回来。当丈夫找回自己的妻子,当女人挽着丈夫的胳膊再回到西西里岛的时候,她仍然美丽,只是不再风情万种。
国内著名小说《白鹿原》改编成各大影视剧,其中的田小娥就是这句话的典型代表。不就是这样一个悲惨女子吗?让人占尽便宜,还要被人泼脏水,替人背黑锅。
黑娃因为犯事逃走,丢下小娥一个人在破窑洞里,一个年轻美满女子遭人惦记也属正常。这个时候田小娥就像失去丈夫的寡妇一般,村里的乡绅鹿子霖、白孝文、傻子等,都找上田小娥的麻烦,进一步影响了她的名声,将她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编辑
俗语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这句俗语是否在今天的社会还适用呢?
“鳏夫房顶炊烟少”男人死了老婆,如果品行端正,吃苦耐劳还能娶上老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整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自然找老婆很费劲,哪怕找了女人受不了男人的不上进,不务正业,到头来也会一拍两散。
至于“寡妇门前是非”多,一方面提醒人们注意避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闲话和误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舆论影响。
另一方面主要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日渐开放,在基层男多女少,寡妇也是比较吃香,甚至有的会嫁给未婚男。老家村里有个女的上午离了婚,下午就有人登门提亲,接连三天,总共六户人家请媒人到这个女子家中说亲。
现在的人观念也转变了,有的寡妇比光棍男要好找对象,比较容易再次结婚,感谢社会的发展,让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么快速的淡化,估计以后再发展是不是会出现反转呢?
欢迎大家转发、留言,一起多交流。
关注我@烈焰糖糖品历史,欢迎转发、留言、点赞,一起多交流吆,你的每一个互动我都当成了喜欢。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 ☟☟☟
河南女土匪张寡妇,本来只谋财不害命,为何最后却屠杀无辜村庄?
就不戴,你能咋?六旬老太刚跳脚叫嚣就猝死,有多叫嚣就有多无知
农村俗语老人50岁不敢借钱,60岁免交谈,80岁不留饭,竟为了避险?可悲、无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