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火舞
2024-07-06東北大火 :
台灣火舞的發展開始十分零散,但在東北大火出現後,出現明顯的凝聚跟推廣。
94年,曾柏(Nestea)因學校舞蹈比賽之緣故,火舞表演者認為火舞也可以有個像舞蹈比賽一樣的比賽,於是台灣幾名童軍團友人開始籌備東北大火,推廣火舞比賽消息,並在95年於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舉辦了第一屆東北大火比賽,雖說是比賽,但更重要的是在聚集火友跟實質交流的效果。
99年,東北大火貳前後,曾柏(Nestea)於臉書上成立了真‧東北大火的社團,對於火舞的交流跟推廣有著很大的影響,此後亦正式脫離純粹比賽的目的。
100年2月,東北大火管理員之一的林祺晉,舉辦了「北區火舞研習營」,也吸引中南區等各地火友來參予,台灣面積很小,各地來往交通時間不長,不需要如同日本採取連續多日的工作坊行事,而是以各地區的人自己招集活動,讓鄰近的人們前往。何況技術的交流,不是短時間內密集訓練可以獲益。
自此後,也讓台灣各地紛紛成立火舞推廣會。
100年3月,台中阿拉夜店的猛男秀在室內使用煙火作為特效所造成的火災事件,使得政府積極推動禁止室內明火表演法規以及因此造成民眾對用火的疑慮、各縣市對明火的禁止亦對火舞表演造成連帶影響,一直到103年仍有部份縣市禁明火。然而此事件也讓火舞者對於用火安全的措施跟宣導更為謹慎,對觀眾對後輩都有用火安全的注重跟學習,亦有消防局協同火舞者辦用火安全宣導的例子。
在用火安全上,火舞者比大多數的人都更了解其危險性也更能安全的使用。
火布 :
早期火舞使用之道具大多以毛巾、碳等材料,搭配煤油點火的方式做表演。約在90年左右就有引進國外火舞者所使用的火布,是以Kevlar作原料混紡製成的布,因其耐高溫及耐磨損的特性,隨著取得管道的增加、供應火具的人漸多,也逐漸廣泛受到使用。
東北大火第三屆開始也將火布火具定為火具標準。
火舞研習營 :
火舞研習營的目的在於火舞者之間的交流,最早的研習營是於100年時舉辦的北區火舞研習營。而大約於104年開始,台灣火舞的風氣愈發盛行,尤其在大學端有越來越多的新進火舞者與新興社團,各式交流會或研習營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各地冒出,其中以雲林科技大學熾舞社於106年開始的火舞研習營最為知名。
雲科火舞研習營從106年至今已舉辦6次,分別為:[雲科火舞研習營] [雲焱] [明星大亂鬥] [麻糬燒小舖] [瑰蘭琶火] [糖狗危機]。其通常於每年的1月底舉辦,為期3天2夜的活動中包含講師授課、交流茶會、Freestyle Battle大賽、火舞表演晚會、大型RPG等活動,全台各地的火舞者匯聚於此一同交流進步,是圈內一年一度的盛事,而其中又以講師陣容、精美設計與活動包裝、參加者互動最為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