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薄膜流延成型技术及上下表面质量研究

2024-07-06

设计基于模头角度调节的PAA树脂溶液贴附唇壁的挤出流延工艺改进方法,在PAA树脂溶液流延开始时,改变模头角度,使模头角度远大于或远小于设定模头角度,再逐步恢复到设定值。当模头角度与设定值相差较大时,从唇口间隙挤出的树脂溶液流到处于唇口间隙下方的唇壁上贴附,之后再下落流涎到钢带上,以改进PAA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平滑性。

为了达到更好的贴附效果,模头角度调节式挤出流延工艺改进方法在流延开始时,设置初始模头挤出速率大于设定模头挤出速率Q,逐步减小模头挤出速率,直到达到设定模头挤出速率Q。

开始流涎时,设置模头的初始挤出速率为1.2Q~3.5Q;在8~30min内分3~5次逐渐减小模头挤出速率,直至达到设定模头挤出速率Q。每一次减少模头挤出速率后保持该模头挤出速率2~10min。模头挤出速率调节完成后,模头角度的调节也将完成。同时,该成型方法在流延开始时选择初始唇口间隙小于设定唇口间隙δ,逐步增大唇口间隙,直至达到设定唇口间隙δ。

开始流涎时,设置初始唇口间隙为0.10δ~0.125δ,在8~30min 内分3~5次逐步增大唇口间隙,直至达到设定唇口间隙δ。每一次增大唇口间隙后,保持该唇口间隙2~10min。模头唇口间隙的调节与模头挤出速率的调节同步进行。

基于模头角度的改变,再加上挤出速率、唇口间隙的调节作用,流出唇口间隙的树脂溶液贴附于模头底端唇壁,树脂溶液在与唇壁结合过程中,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产生界面效应,并且保持贴附模头唇壁时产生的界面变化,确保流涎到钢带上成型的PAA液膜表面光滑。同时,经过贴附唇壁的树脂液膜内应力减小,液膜表面薄弱界面层的均一性提高,可以消除黏度较高的树脂流延成型制备的薄膜表面纵向条纹缺陷。

采用正负压式、静电式、模头角度调节式3种流延工艺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流延工艺与现有常规PAA树脂流延工艺经相同的双向拉伸成型工艺制得相同厚度的PI薄膜。PAA树脂液膜的表面经过有效的唇壁贴附处理后在界面效应的影响下其质量得到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