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日本疫情

2024-07-06

鑽石公主號個案

編輯

主條目:2019新型冠狀病毒國際郵輪疫情 § 鑽石公主號

以下截至2020年3月15日。內容已過時。請以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最新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準

厚生勞動省公布的郵輪病例數[262]

2020-02-05

10

2020-02-06

20

2020-02-07

61

2020-02-08

64

2020-02-09

70

2020-02-10

135

2020-02-11

135

2020-02-12

174

2020-02-13

218

2020-02-14

218

2020-02-15

285

2020-02-16

355

2020-02-17

454

2020-02-18

542

2020-02-19

621

2020-02-20

634

2020-02-23

691

2020-02-26

705

2020-03-02

706

2020-03-05

[註 2]696

2020-03-12

697

2020-03-15

712

搭載著3711人(含船員)的豪華郵輪「鑽石公主號」( 英國倫敦籍),2月3日晚上在橫濱港大黑碼頭(日語:大黒埠頭)靠岸。由於船上曾經有一名80歲的香港男子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3日開始對郵輪實施大規模檢疫。

直至3月2日,船上共公布706人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63],其中至少277人是日本人[264]。有14名美國人在2月17日的美國撤僑包機起飛前確診感染[265]。

3月5日,厚生勞動省公布再多8人於3月1日船上所有人下船後,在政府設施隔離時確診感染,但由於此前統計人數有重複,乘客及船員(除已被撤僑人士等)接受檢測的3618人中,算上這8人,實際感染人數為696人(不含回家或被撤僑後確診人士),當中410人是無症狀感染者。另有1名船員是在郵輪入橫濱港後登船被感染,不計入這696人中[266][267]。

3月12日,公布再多1名日本人船員確診,郵輪個案增至697宗。新增個案是20餘歲女性,船上為陰性,在埼玉縣和光市的政府隔離設施再測呈陽性[268]。

3月15日,公布再多15宗確診個案,7人是無症狀感染者[269]。船上乘客至今已有11人染病不治[270][271][272][273],其中7人是日本人[274][272]。

日本乘客死亡個案

編輯

2月20日,公布2名日本乘客確診感染後不治,亦是郵輪首次有乘客不治。其中一人是住在神奈川縣的87歲男性,10日開始發燒,翌日呼吸困難,下船治療;15日呼吸惡化,插喉,19日血壓降低,呼吸進一步惡化,20日確認死亡,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及自身的氣喘疾病,是首宗正式死因確定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個案[註 3]。另一人是住在東京都的84歲女性,因持續發燒,12日下船治療,呼吸狀態惡化後,14日開始戴氧氣罩,20日確認死亡,死因為肺炎。厚生勞動省指2人可能是在2月5日前感染[275]。

2月23日,1名曾乘船的80餘歲日本男性死亡,郵輪乘客死亡個案增至3宗。死者有自身疾病,2月5日後,因出現症狀,送院治療,23日不治,死因為肺炎。厚生勞動省一度因未取得家屬同意,未公開他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於25日證實他有感染[276][277][278]。

2月25日,1名住在東京都的86歲日本男性死亡,郵輪乘客死亡個案增至4宗。死者有糖尿病,因出現症狀,2月9日送院治療,翌日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5日不治,死因為肺炎[279][280]。

2月28日,1名住在東京都的70餘歲日本女性死亡,郵輪乘客死亡個案增至5宗。死者有高血壓及糖尿病,2月6日確診,翌日送院治療。28日不治,死因為肺炎[274]。

3月23日,公布再多2名70餘歲日本男性於22日死亡,郵輪的日本乘客死亡個案增至7宗[272]。

相關國內個案

編輯

以下截至2020年3月15日。內容已過時。請以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最新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準

政府及醫療人員

#26:橫濱檢疫所檢疫官,2月3日晚至4日晚登船進行檢疫作業[281]

#37:橫濱市消防局急救隊員,2月10日下午3時左右參與過將鑽石公主號確診患者送至醫院的工作,未知是否從此感染[282]

#49:厚生勞動省職員,2月11日至15日在鑽石公主號上進行資訊收集及聯絡工作[283]

#55:災害派遣醫療隊(日語:災害派遣医療チーム)(DMAT)成員,2月13-15日從和歌山縣派遣至鑽石公主號船上工作[284]

#75:厚生勞動省職員,2月12日開始登船進行事務工作,工作時與#76及#126在同一組[285]

#76:內閣官房職員,2月11日開始登船進行事務工作,工作時與#75及#126在同一組[285]

#126:厚生勞動省職員,2月15日開始登船進行事務工作,工作時與#75及#76在同一組,前2人確診後仍留船工作3日直至發病[286]

#127:檢疫官,2月3-6日及11-21日登船進行檢疫作業[286]

#149:災害派遣精神醫療隊(日語:災害派遣精神医療チーム)(DPAT)成員,2月12-18日登船工作[287]

#191:橫濱檢疫所職員,駕車運送職員或物品往來檢疫所及鑽石公主號停泊的大黑埠頭,未曾上船作業[288]

(無R):檢疫官,曾有5日協助採取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樣本[289]

計程車司機

#32:沖繩計程車司機,2月1日郵輪停靠那霸港時,接載了船上4名日本籍乘客[290]

#65:沖繩計程車司機,2月1日郵輪停靠那霸港時,接載了船上的乘客[291]

下船者

#111:住在栃木縣的60餘歲女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92]

(無M):住在德島縣藍住町的60餘歲女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93]

#148:住在千葉縣的6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87]

#150:住在千葉縣的7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87]

#194:住在靜岡縣靜岡市的6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94]

#211:住在宮城縣仙台市的7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95]

(無AG):住在奈良縣奈良市的70餘歲女性[296]

(無AH):住在奈良縣奈良市的60餘歲男性[296]

(無AI):住在秋田縣秋田市的6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陽性,治療後2次檢測陰性出院,數日後再陽性[297]

#385:住在福島縣磐城市的7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陰性,下船後確診[298]

三重#8:住在三重縣的70餘歲男性,船上檢測為陽性,治療後2次檢測陰性出院,數日後再陽性[299]

海外相關個案

編輯

以下截至2020年3月15日。內容已過時。請以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最新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準

中國

編輯

2020年2月8日,在中國武漢住院的60多歲日本人患者死亡。1月16日左右開始發燒,22日入院,在武漢的醫院診斷為肺炎,1月28日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高度懷疑感染,但未等到最終確診結果即去世,死因被定義為「病毒性肺炎」[300][301]。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記者會上介紹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在華外國人死亡個案時將其包含在內,但未有回答他是否已確診[302]。

泰國

編輯

2月4日,泰國當局宣布新增6起確診病例。泰國衛生部表示,4名泰國人中,有一對曾到日本旅遊的情侶。

馬來西亞

編輯

2月28日,馬來西亞公布一宗日本人個案(馬來西亞個案#24),為住在當地的41歲女性[303]。一名女患者1月時在日本,2月曾到印尼。2月17日開始發燒,20日因腸胃不適且有脫水現象而被送往吉隆坡班台醫院(馬來語:Hospital Pantai Kuala Lumpur)。其後她病情變化並開始出現COVID-19症狀,26日診治醫師安排她進行檢測,27日確診感染COVID-19。

南韓

編輯

2月28日下午,大韓民國大邱市確診全國首宗日本人個案,為住在當地的50多歲女性[304][305]。

印度尼西亞

編輯

3月2日上午在雅加達總統府向媒體證實,有2名印尼公民在COVID-19病毒檢測中呈陽性。佐科通報稱,兩名病患為一對年齡分別為64歲和31歲的母女,二人曾與一名已被確診為COVID-19病例的日本公民接觸。

衣索比亞

編輯

3月13日,衣索比亞確診該國首例COVID-19病例,為一名來埃日本人。

3月15日,新增3例確診病例,2名為日本人,1名為本國人。3人均為13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